r.png 0325晚报.jpg j.png c.png s.png x.png 0322文摘.jpg yy.png sdjsb.png U020160203609996595816.jpg xwyxz.png U020160203615056483362.jpg dxs.png
2018-03-26 08:35:46北京日报大修87项,工程覆盖全部11个乡镇
大修87项,工程覆盖全部11个乡镇
总投资2.4亿元 升级副中心乡村公路为城市道路
发布时间:2018-03-26 08:35:46 文章来源:北京日报 网络编辑:刘冬

  本报记者 孙宏阳

  通州2018年乡村公路建设养护大修工程日前启动,总投资2.4亿元,计划大修道路87项,规模为近年来最大。记者从市交通委路政局通州分局获悉,配合副中心的发展建设,副中心乡村公路将逐步向城市道路转型,道路等级由低等级道路向高等级道路转型。

  87项大修工程规模创新高

  “与往年相比,今年乡村公路建设养护投入规模是最大的。”通州公路分局乡村公路科科长潘宝龙兴奋地告诉记者,随着副中心的发展建设,乡村公路也迎来了难得的转型发展机遇。2018年,通州乡村公路建设养护计划总投资2.4亿元,全年列养里程1780.3公里,计划道路大修工程87项,约77公里,桥梁改造工程14项,约2220平方米。

  记者在数十页的工程明细表上看到,今年的养护或大修工程覆盖了通州区全部11个乡镇。其中,西集镇大修项目数量最多,达到23项;张家湾镇、于家务乡、潞城镇、台湖镇均在10项左右。

  有如此高的投资建设规模,得益于一项管理创新。去年新制定的《通州区乡村公路财政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》改变了以往的资金补助方式,将大修工程按公里补助调整为按投资比例补助,日常养护和道路大修工程区财政补助70%资金,乡镇政府配套30%资金,其他项目区财政100%投资。同时,全面提高了各级财政在乡村公路建设养护方面的费用标准,为提升副中心乡村公路管理水平提供了资金保障。

  智慧交通系统逐步补齐

  未来,通州乡村公路建设最重要的思路就是向城市道路“看齐”。潘宝龙介绍,去年通州区提出了副中心乡村公路发展的“三个转型”:一是乡村公路逐步向城市道路和街道的功能转型;二是乡村公路向干线公路、低等级道路向高等级道路的转型;三是由单一的交通出行向智慧交通体系的转型。

  举个例子,通州区乡村公路现在仍有许多四级路,路面宽四五米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通过提级改造等工程,将道路加宽,同时显示屏、交通流量监测等智慧交通系统也将逐步补齐,提高道路等级,增强交通通行能力。为此,通州公路分局与北京建筑大学合作,编制了《通州区乡村公路路网规划》,规划中充分考虑“四好乡村路”的建设、副中心乡村公路转型发展、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因素。目前规划已完成初稿,2018年上半年可定稿,届时将全面指导副中心乡村公路建设养护发展,全面推动“三个转型”。

  此外,道路病害修复的效率也向城区“看齐”。潘宝龙介绍,在副中心行政办公区155平方公里以内,出现影响行车安全和美观的病害,按照城区的养护标准,做到24小时内完成修复,155平方公里以外也在48小时以内完成修复。

  畅通路网打造绿色生态路

  随着副中心的发展建设,人口聚集,许多乡村公路交通流量快速增长,甚至出现了一些拥堵路段,乡村公路疏堵工程也提上了日程。潘宝龙举例说,比如马驹桥镇四支路北段,由于临近亦庄开发区,早晚高峰经常拥堵,群众反映强烈。今年,通州公路分局与马驹桥镇共同制定了改造方案,将对四支路北段与京沪高速相交桥梁下方道路进行拓宽,消除两头宽、中间窄的“瓶颈”,完善四支路北段中央隔离带杜绝车辆逆行、违法掉头现象。

  除了道路更宽,乡村公路建设还与“美丽乡村建设”相结合,打造绿色生态精品乡村公路。比如今年大修计划中的于家务乡凤港河滨河路工程,结合正在进行的河道治理、绿道建设和景观提升工程,除了对机动车道进行加宽,还将在河堤旁的林间修建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,打造“临水相依”的绿色生态乡村公路。同时,将各乡镇的旅游、观光和生态农业等项目串联起来,既是绿色生态路也是致富路。

  同样值得期待的是,乡村公路比较常见的交通附属设施薄弱等问题也将同步解决。今年的养护工程计划中,用于标识标线养护及更新的资金就达1000万元,以保障市民出行安全。

(原标题:副中心乡村公路升级为城市路)

相关文档
精彩图集
419982617.jpg
微信图片_20180131171254.jpg
微信图片_20180131155438.jpg

北京日报新闻热线:65591515 北京晚报新闻热线:85202188 广告刊登(声明公告类):85201100 北京日报网热线:85202099

京ICP备16035741号 京新网备201000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440037号 北京晚报读者俱乐部服务热线:52175777

北京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举报热线:8520123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京报集团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