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.png 0221.png j.png c.png s.png x.png 0208文摘.jpg yy.png sdjsb.png U020160203609996595816.jpg xwyxz.png U020160203615056483362.jpg dxs.png
2018-02-18 13:08:20北京晚报撂地表演接地气
“老天桥”帮厂甸庙会圈粉 有吃有玩年味足
撂地表演接地气
发布时间:2018-02-18 13:08:20 文章来源:北京晚报 网络编辑:李亚敏

  节日里的天桥艺术中心摇身一变,成了热闹的庙会。作为陶然亭分会场取消后厂甸庙会的新“分支”,天桥艺术中心用传统的老天桥撂地表演、老字号小吃和刚刚开门迎客的“天桥印象博物馆”圈粉无数,初一初二两天日均客流都达到6000人次以上。

  开门不到一个小时,天桥艺术中心一层已经被前来赶会的游客“填满”了。在一个售卖风车的摊位前,60多岁的摊主正在教一个小朋友如何把手中的风车弄响。随着一个转身,风车“嗡”的一声响了起来,乐得小朋友手舞足蹈。“来天桥分会场就是冲着‘老天桥’的年味来的,玩的过程中还能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,比天天要手机玩强多了。”小朋友的妈妈贺女士说。

  拿着风车,贺女士一家又被一阵鸟鸣声吸引住了。“这叫水哨,能吹出鸟的叫声,样子不同声音也不一样。”拿着风车的小朋友显然走不动了,直到贺女士把一个水哨挂在他脖子上才依依不舍地离开。

  庙会上,俩手一边一串糖葫芦,边逛边吃的孩子随处可见,排队10分钟只为买一碗正宗老北京茶汤的也不在少数。一位老先生端着一碗杏仁茶汤,一边吸溜一边夸起来,“这味可够地道的,甜而不腻。”

  艺术中心小广场上,不少游客被一阵“吆喝”吸引住了。“再来几位咱们就开始,咱们这可是传统的中国跤。”两个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大小伙子身穿红色和蓝色的褡裢正摩拳擦掌。

  为了体现老天桥独特的魅力,从每天中午一点开始,这里都会有摔跤、中幡等民俗表演。不一会,擂台前就围了五六十人,在两位摔跤手“斗嘴”过程中,又有三十多位游客围了上来,不少小朋友干脆“骑”在爸爸的脖子上。“怎么还不摔呢?”听到人群中的呼声越来越高,两位摔跤手终于动真格的了,只见穿红褡裢的小伙一把抓住对方的领子,顺势就把对手摔了出去。“这么接地气的表演在其他庙会很少看到,今天来得挺值。”一位游客对记者说。

  会场地下一层是今年春节新开放的“天桥印象博物馆”,一幅幅老照片记录了老天桥的兴衰,再现了天桥地区的历史沿革。“看看墙上的同光十三伶,再摸摸这个老式留声机,当年这些就是新潮。”一位游客边看边说。

  比起分会场,时隔八年重回琉璃厂的厂甸庙会主会场也毫不逊色。顺着人群,走进庙会现场,街道两旁的金石篆刻、文房四宝店铺全部开放。有的店铺准备了纸笔,现场写起春联和福字送给游客。有的店铺现场展示起古籍修复、木板水印等平时难得一见的传承技艺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今年的厂甸庙会突出“文市庙会”的特色,不再设置烤串商摊,让厂甸庙会文市与趣味相结合,使百姓逛出新的庙会体验。

  记者张骜 文并摄

相关文档
精彩图集
微信图片_20180131171254.jpg
微信图片_20180131155438.jpg
微信图片_20180131155445.jpg

北京日报新闻热线:65591515 北京晚报新闻热线:85202188 广告刊登(声明公告类):85201100 北京日报网热线:85202099

京ICP备16035741号 京新网备201000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440037号 北京晚报读者俱乐部服务热线:52175777

北京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举报热线:8520123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京报集团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。